在进入冬眠的时候,狗熊和其他冬眠的小型哺乳动物一样,体温都会呈一个下降的状态。但是狗熊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体温下降的幅度较大,狗熊的体温会下降3~7℃。但它们被认为是高效的冬眠者。
狗熊的体内参与的新陈代谢的速率也大大减慢,只有平时的一半左右。冬眠期间,心跳的速率反而会下降75%左右。每分钟的40~70次的心跳次数就会变成每分钟8~12次。
在冬眠期间,狗熊囤积的大量脂肪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它们的能量来源就是这些囤积的脂肪。狗熊体内囤积的脂肪,会受到它们体内一种脂肪燃烧机制的影响,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毒,而这些毒素会被狗熊细胞分解,不但对它的身体无害,还能循环利用。
狗熊冬眠时,体内的这种“生化反应”让狗熊不用排尿,还会将本来要排出体外的粪便变成蛋白质,让它们省去排便的麻烦。
而人们常常出现一个误区,狗熊冬眠就等于“睡死了”,基本没有可能在春暖花开前醒来。而事实上,狗熊在冬眠的过程中也非常警觉,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醒来,甚至偶尔还会外出捕食。因此一旦在野外发现冬眠的熊,决不能大意。
但有研究表明,狗熊体内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会受冬眠的影响降低。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狗熊的动作才会变得正常敏捷和食欲旺盛,而且冬眠之后狗熊的一些身体器官甚至有恢复年轻的迹象。
不是所有的熊都冬眠,也不是熊必须要冬眠。原因在于食物是否匮乏。如果食物充裕,可能熊就不用冬眠了。
而且冬眠的动物有很多,包括蝙蝠、地松鼠、狐猴、蛇和有袋动物等,冬眠的动物在睡觉时都能够大幅度降低心率和体温。
例如,花栗鼠在冬眠期间可以将心跳从每分钟350次降到每分钟4次。一般情况下冬眠的动物每隔几周就会完全醒过来,吃少量储存的食物并排出粪便。有些动物在冬眠时的体温可以急剧下降到冰点以下,因为在特别寒冷的冬季,它们可以利用盐性体液防止组织解冻。
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如果人类也可这样冬眠,那世界将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