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两百多年时间都未能降服蒙古,而清朝却可以?

为什么明朝两百多年时间都未能降服蒙古,而清朝却可以?

明军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明英宗朱祁镇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应急对策。当时,宦官王振专权,想利用这次出兵机会,狐假虎威,炫耀自己的权势,就竭力主张朱祁镇亲自带兵出征,讨伐瓦剌。明英宗朱祁镇也是听信王振谗言亲率五十万大军征讨瓦剌,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明军五十万精锐损失惨重,三大营灰飞烟灭,朱祁镇自己还被瓦剌掳到草原当了留学生,从此明朝也无力征讨蒙古。

那么清朝是如何解决蒙古的?

满清入关时蒙古各部在明朝的打击下仍处于分裂状态,明朝末年以戈壁沙漠为界,蒙古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一漠南蒙古:相当于今天的内蒙二漠北蒙古:相当于今天的外蒙三漠西蒙古:相当于今天的新疆中亚部分地区。三大蒙古又包含了各个部落漠南蒙古,包括了:科尔沁部、察哈尔部、土默特部、乌拉特部等,漠北蒙古,包括了: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等漠西蒙古,,包括了: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等。

此时的蒙古成吉思汗的子嗣也就是黄金家族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被屠戮殆尽又丢失了政权,已经不能对蒙古各部落进行有效的统治力,各部落之间为了权力地盘相互之间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这也给清朝解决蒙古问题提供了空间。跟大家传统上的印象不同,实际历史上清朝并没能很轻松解决蒙古问题,,从清朝的前身后金开始,清朝始终就没有停止与蒙古的战争。清朝与蒙古诸部的战争,从努尔哈赤崛起之时一直到乾隆年间彻底覆灭准噶尔汗国,足足历经了上百年的时间。

不同于明朝对蒙古是鄙夷的态度,满清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对蒙古民族有认同感,在征伐蒙古的过程中,清朝对于蒙古是招抚的态度。早在后期崛起的过程中,八旗就开始与蒙古各部和亲,孝庄文皇后就是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在满清看来他们与蒙古是同样的人是可以共处的。而明朝则视蒙古人为野兽不可能与之共处。清朝也尊重蒙古法统,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汉,甚至还兼任蒙藏地区的宗教领袖,蒙古人反清就等于叛变。为了分化蒙古清朝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将蒙古草原一块块划分,每一个区域的蒙古部落不允许越界,分化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同时由盟长监督掌管各旗帜,限制了蒙古各部落建立势力的能力,让满清更容易统治蒙古各部落。

明末清初的蒙古也早已不是那个成吉思汗率领驰骋草原的蒙古了,与明朝长年的战争极大削弱了蒙古破坏了畜牧生产,沙俄帝国的崛起也进一步压迫了蒙古的发展空间。明末时期后金只有几十万人口虽然全民皆兵且善于骑射,但女真人生活在极寒地区主要靠渔猎起家,相比较善于在马背上骑射的蒙古骑兵处于劣势。努尔哈赤时期后金与蒙古之间就开始了大量通婚,对于实力较弱的蒙古部落就采取了招抚,蒙古诸多部落也开始听命于后金。到了皇太极时期,掌握察哈尔部的黄金家族嫡系后裔、蒙古最后一名大汗林丹汗,皇太极就曾多次纠集投靠后金的蒙古诸部共同进攻,最终击败林丹汗。最为富庶的漠南蒙古就落入了后金手中,此时的后金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拥有了大量的蒙古骑兵最终有了入关的本钱。

到了康熙年间位于西域的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在葛尔丹的率领下开始崛起,并基本统一了维拉特蒙古四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崛起的准格尔汗国也成为了清朝的心腹大患。随后从康熙年间开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整整六十八年时间,才最终消灭准格尔汗国。准格尔汗国覆灭之后随着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绝大多数的蒙古传统疆域才真正归于清朝统治之下,蒙古与清朝之间的战争才彻底结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德国喇叭花音箱价格
365bet体育平台

德国喇叭花音箱价格

📅 07-22 👁️ 1468
独立开发者如何做app推广?
www.28365-365

独立开发者如何做app推广?

📅 06-30 👁️ 3193
新浪微博客户端怎么查看粉丝忠诚度 查看粉丝忠诚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