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痴”裘乐春 15年寻遍浙江古塔

“塔痴”裘乐春 15年寻遍浙江古塔

平阳南雁荡僧侣瘗骨塔这三座石塔其实是附近寺庙僧人的衣冠冢,裘老师是偶尔在一篇考古材料中看到这三座石塔的照片,但是没有具体的位置,裘老师经过数次实地探访,终于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寺庙旁边找到这三座清代僧人的衣冠冢。

宁海清潭村紫金岩塔这座石塔是座风水塔,当地建筑材料匮乏,所以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旁边小溪里的鹅卵石、山上的石块等石材修成了这座螺蛳形状的石塔,当地老百姓也叫它“螺蛳塔”。

奉化西坞天峰塔这座石塔全部是花岗岩砌成,实心,外形像笔尖。这其实也是一座风水塔,当地居民为了培植文风,于是砌了这座石塔。

兰溪厚伦湖中的无头塔这座塔没有“头”,并不是造好后塌掉的,明朝时开始修建,修到5层的时候,出了事故死掉好几个造塔人,当时的村民认为风水不好,便放弃继续修建。

裘老师的寻塔故事,充满历险感:早上带着7个包子出门,早饭3个,中饭4个,因为坐下来吃饭是要花时间的,他耽搁不起。万一耽搁了会怎么样?夏天睡在草堆,或者睡在老乡的屋檐下被蚊子咬一夜,那是常事。1998年,在宁波下水村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那是大年初二,我去东钱湖的西南岸找一座明朝的塔,晚班船去的,没想到村里没有地方可以住。”裘老师说,如果没有人留宿他,就只能靠一个小手电筒走到20公里外的镇上,大冬天睡在人家屋檐下,估计也得冻出事情来。“幸好,有个老人收留了他。”

启动第二遍拍塔计划,十万字资料愿免费提供

裘老师最早拍照用的是胶片机,快门按下去一次成本就是1元钱,他得算着钱拍照。

“我不知道专业考古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但我这样的草根考古,真不是件浪漫的事。”裘老师说,因为很多中国的塔都是“风水塔”,都在乡村最高的山顶上,一个人背着10公斤的照相器材,穿着不专业的野外服装和鞋,很艰难,有时竹根就能戳穿一双胶鞋底。

“奉化有座瑞峰塔就在海拔400米的野山上,都是没有人走的泥路,万一迷路了,连个救我的人没有,而且不知道山上有没有信号。”裘老师说,他也挣扎过,心里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算了别去看了,这么累图什么呢。一个说找都找了那么多塔了,这个就在眼前,如果不上去,收藏地图就有缺陷了。“后来还是上山了,在山顶俯视奉化,成就感慢慢地弥漫到全身。”

现在裘老师已经开始第二遍拍塔的计划,“用数码单反,可以尽情拍,弥补以前不足,而且很多塔近几年成了旅游点,经过重修,和我第一次拍的已经不一样了。”裘老师还有个心愿:“我有十多万字浙江塔的资料,我自己写书的话,出不起出版的钱,如果有专业人士要写浙江塔的书,我愿意免费提供。”

上一页12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

魔兽世界7.1转服(魔兽世界71转服要多久)
www.28365-365

魔兽世界7.1转服(魔兽世界71转服要多久)

📅 07-02 👁️ 5287
R-15(分级)
365bet体育平台

R-15(分级)

📅 08-08 👁️ 9731
唱吧电脑版文字教程(安装成功)
www.28365-365

唱吧电脑版文字教程(安装成功)

📅 07-09 👁️ 7111